首 页 新闻频道 部门频道 教学频道 学生频道 家长频道 京剧特色 阳光体育 百校千师 资源下载 点播直播 教育督导 师生博客 关于我们
请您登录:○教师 ○学生 ○家长
 □ 当前位置:教学频道>>正文

作文,给学生自由驰骋的天地谢啟慧
发布人:艺科组  发布时间:2007/10/24 17:33:00
    

作文,给学生自由驰骋的天地

谢啟慧

 

  叶圣陶先生说过:“写东西靠平时积累,不但著作家、文学家是这样,练习作文的小学生也是这样。小学生今天做某一篇作文,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今天、以前知识、思想、语言等等方面的积累。”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化(实验稿)》中指出:“在写作教学中,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可现在很多学生,提起作文就头疼,他们常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写什么呀?”“怎么写呀?”为了完成任务,有的学生搬出自己的课外书东拼西凑,有的学生干脆人云亦云,直接照搬,想尽办法完成作业,以致于作文内容单调,不真实,缺少情感的表露。

  作文应是每个学生生活的反映,自身整体素质的流露,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风格,小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应是生动活泼的,大有百花齐放的景象,有自己的个性或者观点,但为什么现在的作文没有体现出来呢?我认为最大的绊脚石来自这三个方面:

  一、         教师在作文的教学观念改变上还不充分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投入的精力最大,但对提高学生作文实际水平的帮助却不大。有的教师教学存在着观念陈旧、认识模糊、目标不明确的问题。甚至不少老师对作文教学的学科性质认识不够全面,在作文教学中偏重于作文知识的传授、写作技巧的讲解,作文训练的目的就是为了应付考试。教师煞费苦心地出题,学生绞尽脑汁地写作,师生双方都感到头昏脑胀,苦不堪言。有的教师为了学生的考试成绩提高而采取激进的方法,如读大量的作文范文,带着学生的作文向着千篇一律的方向发展,或者让学生背作文的方法,把每种类型的作文熟背一篇,这样就会打破作文教学应遵循的常规,缺少对写作方法的指导,不能做到授之以渔,长此以往,也容易造成学生写作文的“堕性”,怕动脑筋,懒得动脑筋,抄抄拉倒等等问题,很不利于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二、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观念需要更新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成年人往往要求孩子要乖,不哭不闹不做出格的事,循规蹈矩地长大成人,最好像个“小大人”。而儿童的天性是好奇贪玩,不受约束,不知天高地厚,更不太懂“规矩”,他们对这个世界有很多很多的“为什么”。如果把孩子成天关在四四方方的“暗房”里,养在暖暖的“花房”里,他们哪能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在舒适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是够“甜”的,但若是没有“苦”的衬托,“甜”也就是不“甜”了,那孩子哪能长大呢?写的作文又哪来真情实感呢?

  三、         学生语言的积累不够

  当学生下笔时,却犯愁了,没有恰当的词语可用,或者是不知道哪个词语运用恰当,想不出精妙的修辞,原本很能揭示个人思想或文章主题的细节却不会用合适的方法表达出来,一句话,知道的太少,这当然与学生的年龄有关,与平时的阅读积累有关,与平时的观察、思考有关,所有这些,使得学生说的最多的就是:没东西写,不知道怎么写才好。

  针对这些主要问题,我觉得我们教师需要相信学生,家长需要相信自己的孩子,让他们树立信心,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说的话通过笔大胆地展示出来,要给他们一片自由驰骋的天地。

  一、     多肯定,多鼓励,委婉批评、指正

  给高分多表扬,每个学生的文章都是他们的劳动成果,因此我们必须尊重,并突出文章的可取之处,分数宜改高分为主,不宜打的过低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有进步的学生即时表扬,以激发的写作兴趣,另外评语也很重要,学生很在乎老师对作文的评价,在评语中我都以表扬为主,尽量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如:前后文注意呼应,过渡自然,甚至准确运用了一个成语,一个比喻句或者一个拟人句为文章增色不少,等等,但一味的表扬会让学生觉得写作不过如此,思想上轻视了,麻木了,再想取得哪怕是一点点进步就难了。况且,小学生的文章的确会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所以提出缺点改进也是必要的。适量的批评,适时的挫折反而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对于批评,我讲究放低位置,即放低自己作为老师的位置,把自己放到与学生相等的水平面上,指出缺点,并共同探讨修改的最好方法,所以我在作文批改中常常用这样的话来指出缺点:“这个词放在这里我看不太合适,你看呢?能不能换个更好点的?”“这句话不太通,你仔细读读,看看怎么修改。”等等,这样,学生会看以你对他的尊重,也会欣然接受老师的修改意见,在一次又一次的修改过程中,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了,信心也增加了,也会越来越喜欢写作文了。

  二、     给予学生充分的写作时间

  调查显示,当堂完成作文,固然能训练学生提高写作文的速度。但是,也带给很多学生作文焦虑感。的确,短短四十分钟,要准确理解作文要求,要消化教师的指导,要设定好思路,要写具体,写出真情实感……这些要求对作文基础好的学生都有一定的压力,更不用说作文基础相对较弱的孩子了。心理学认为,适当的压力能带给人动力,但如果压力过大,反而适得其反,甚至会扼制创造性。我曾经与当堂完成不了作文的学生在课间进行了交谈,这些学生共同反映出来的问题,主要有:一与作文基础有关,二与命题有关,三是与时间有关。他们都讲到了一个共同心理:老师一说要当场完成作文,就很急,心里烦躁,拼命想写什么该怎么写,可就是越急越想不出来,常常是时间过了大半还没写出几个字来,时间一长,就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再后来,对写作文应一点信心和兴趣都没有了,认为反正写不好、写不完了,有的学生根本就不写了,东张张西望望玩起来。其实,不同学生的观察思维模式是不同的,习作时很多学生不是一下子就感受到事物本相并表达出来的,更多的是不断感受事物、不断积累知识、不断发展思维,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要当堂完成习作是不科学的,压抑了部分学生的心智活动。为此,我有意识打破时间限制,提前布置作文题目及要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让他们自主选择写作的周期——当天课外作业(两节课时间)、一天(双休日时间)、一周,还学生一个写作的自由时间,力求有事可写,有话可说,流露出自己的感受。

  三、     大力推行自主阅读、积累

  阅读不仅仅是指语文课内的阅读,更不等同于语文课本的学习,还包括大量的课外阅读。只凭借语文课内的阅读,是难以满足积累语言材料的需要的。早在50多年前,叶圣陶先生就指出:“国文课本为了要供学生试去理解、试去揣摩,分量就不能太多,篇幅也不能太长;太多太长了,不适宜做细琢细摩的研讨工夫。但是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单凭一部国文教本,是够不上说反复的历练的。所以必须在国文教本以外再看其他的书,越多越好。”

  要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首先要为学生创造大量阅读的条件。我们在班内设了一个小书架,发动每个学生从家里拿来几本书与大家“共享”,并定期更换。每周安排2—3节课时间去校阅览室看书。另外,我们还鼓励学生到市图书馆借阅图书。这样就解决了书源,保证了每个学生都有丰富的好书可看。

  在学生有书读的情况下,要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还需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学生学会选择性阅读。拿到一本书,首先得问自己,我想从中得到些什么?接着快读目录,以获得一个总的概要。然后找到你想研读的内容,反复诵读,在读中自悟,在读中自得,记住其中的要点、自己的感受以及好词佳句、古诗名句和名人名言等,分门别类地摘在笔记本上。再对这本书其他内容进行快速的浏览,得到想要的要点或具体的信息,就停下来,把它们记下。读完全书以后,回顾全文内容,根据要点列成提纲,从而整体把握。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还可以引导他们写专题研究型的读书笔记。

                                                                                                   谢啟慧

        (本文获2005年度南京市论文评比二等奖)

  (发布人:荀玮)

 

网友评论
请您评论(您的评论不代表本站立场)
游客不能评论。[请登录]


您的位置您的位置您的位置您的位置您的位置您的位置您的位置您的位置
                                
站内搜索 网站地图 电子邮箱 在线调查  后台登录
POWERED BY SSF中小幼数字化管理一站通V2020.00611.final md11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4-2025
主办单位:南京市莫愁湖小学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水西门大街112号(Tiffany Outlet Elsa Peretti Sevillana Set [1c64] - $109.00 : Professional tiffany outlet stores, tiffanycos.cn)
电话:02586530276 传真:180

苏ICP备10212108号-1] 访问计数: 

班级和学生展示
党团建设
读书笔记
规章制度
国旗下讲话
计划总结
家校联系
师德建设
思想品德教育
小班化专题
校园安全
校园展示
艺术教育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