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频道 部门频道 教学频道 学生频道 家长频道 京剧特色 阳光体育 百校千师 资源下载 点播直播 教育督导 师生博客 关于我们
请您登录:○教师 ○学生 ○家长
 □ 当前位置:教学频道>>正文

数学作业变革的研究与实践侯广毓
发布人:艺科组  发布时间:2007/10/24 17:32:00
    

数学作业变革的研究与实践

莫愁湖小学    侯广毓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和反馈,而学生作业就是一种最简单最直接的学习效果的反馈,是学生获取、巩固、应用知识的一种手段,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所以作业也是师生交流互动的又一种方式。教与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是合作、共建,是以教促学、互教互学。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还有许多教师教学观念相对陈旧、模糊,缺乏对新理论的学习和自我反思。教师依然习惯于教教案,学生缺乏自主和热情;教师忽视学生的发展要求和实际水平,学生得不到教师的关怀和支持;教师重教轻学,重“案”轻人,重简单操作轻策略研究,重急功近利轻长远发展,学生被动接受且越来越不会独立思考,对课堂学习越来越不感兴趣。大量宝贵的时间在“题海战术”中流失,教学效率低下,师生身心疲乏。一些教师在理论上虽有所认识,但在实践操作中却不得要领。确实,理论和现实总有不少差距,教师既需要理论学习和指导,更需要针对自身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反思和调整,调动教学智慧和灵感,在实践中走出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子来。我觉得,可从作业的变革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效的教学能够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达到预期的和生成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发展。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在论述教学与智力发展的关系中,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新概念,明确指出:“只有那种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才是良好的教学。”作业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一直以来,我们的作业模式比较单一,基本是全班做一样的作业,一样的标准答案,虽有层次却不能因人而异,学生的思维活动受禁锢,学生不能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得到充分发展。这样的作业形式已经不符合新教材理念。首先它不适合学生的个体需要,不利于有差异的学生个体的发展;其次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意愿,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应付老师,学生会采取“COPY”手法,大多数老师经常为学生“COPY作业”而头痛,这是重要原因之一。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作业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应体现因人而异的弹性化和培养兴趣的人性化,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给学生思维更大的发展空间,不断发掘学生的学习潜力,这是贯彻新课程理念的内在要求。

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可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小心探索,大胆尝试,进行作业变革。

一、作业形式的变革

1、当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主要渠道是课堂教学,作业作为一种检测手段从属于课堂教学。

①从作业的出题主体看,有被动型作业和主动型作业。以前都是老师出题学生做,学生被动接受老师布置的作业,厌烦情绪比较严重。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可以改变出题主体,让学生尝试出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能力强弱以及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确定作业的类型和数量,自己出题自己做,同桌相互出题来做,一人出题全班做。学生掌握了作业的主动权,能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作业的欲望。事实证明,学生对自己“创造”的作业更感兴趣,学习也更投入、主动。从学生的欢笑声中,我们不难感受到自己播种结出的果子更香甜。通过调查发现,小学生真正的课业负担主要是学生对学习存在心理负担,因此,减轻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首先就要减轻学生过重的心理负担,严格控制作业总量,不给学生留重复性、机械性、惩罚性的作业,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给学生快乐发展的空间,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②形式新颖,灵活多变的作业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受学生的欢迎。它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有利于学生发挥各自的特长,在想一想、做一做、找一找、编一编、练一练、动手实验操作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想象力,创新能力,以及口头交流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③打破把现成习题当作业的简单形式,改变传统作业单一的练习形式,改千篇一律反复地“写”为形式多样的“做”,自己设计灵活多样、充满情趣的作业:根据学生个体差异设计的分层作业;为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设计的兴趣作业;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探索性作业等。

2、作业方式的变革突破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将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着眼于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沟通。生活处处皆数学,也处处要用数学,生活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数学教育资源。布置作业时,要求学生尽可能采用各种手段应用数学,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拓展学习数学的渠道,使学生在课内、课余、课外通过丰富多彩的作业形式,巩固、应用、消化所学的数学知识,获得情感体验,放飞自我潜能。

①国家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别人的承认或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往往会加强其学习兴趣的稳定性。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获得知识,是培养兴趣、提高能力的关键。但课堂上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这就需要我们设计一些形式多种多样的课外作业,让学生“玩”成作业,在作业中巩固所学知识,学习课外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在作业中锻炼提高各方面的能力,学生感到既轻松又愉快。

②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我们要“解放儿童的大脑,使他们能想;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他们能看;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他们能接触自然、接触社会。”作业形式的改变,就相当于把孩子带进了实践的娱乐园,带进了体验的实验室。孩子的真情实感,通过作业形式的改变,都融入到作业中去了,真正体会了学习、作业的快乐。当然有些教学目标也必须依靠传统作业来达到,它有着独立不可替代的价值,比如文本性的、记忆性的知识内容。

二、作业内容的变革

1、《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 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教学内容如此,数学作业涉及到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效果,更应该体现这一点。近年来,在认真研读新课标的基础上,对传统数学作业内容进行了系列改革,收到较好的效果。

六年级第二学期复习阶段,很多孩子都已经落实了上哪所中学,一下失去了奋斗目标,学习情绪低落,学习兴趣全无,课堂上往往敷衍了事,练习效果很差。为此在复习“计量单位”时,设计了这样一题:用作文中的修改符修改马小哈同学的日记: “清晨6时30分,我从2厘米长的床上起来,到洗手间拿起18米长的牙刷刷完牙,急急忙忙地洗脸、吃早饭后背起3吨重的书包步行去学校。学校离我家约900千米,路上,看见一棵高2毫米的树被风刮断了,连忙找来一根长1分米的绳子把小树绑好。10小时后赶到学校,老师已经在30公顷的教室里上课了,我赶紧拿出1毫米长的铅笔和2米厚的笔记本,认真地做起笔记。”原本枯燥的“填单位名称”,摇身一变,成为富有情趣的《马小哈的日记》。把数学内容和语文知识融为一体,形式活泼、趣味十足,学生感觉轻松好玩,在嬉笑声中改正了错误,极大地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真是“小嘴直讲、小眼放光、小手直举、小脸通红”,课后还忍不住用短文中的错误相互取乐呢。

2、《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面向全体,就是要考虑到每个层面的学生,借助分层练习,使每个学生通过不同程度、不同数量的作业练习,在原有基础上各有所获,各由提高,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学生能否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作业的态度,而要让学生乐于作业,就要求作业内容新鲜、有趣,让学生乐于接受并能接受。

如教学“圆锥”后,为学生量身定做,我设计三道不同层次的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作业的层次内容和数量:

①简单易解的A组题:一个圆锥体的底面积是25平方厘米,高6厘米,这个圆锥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是(  )立方厘米。

②难易适中的B组题:一个圆柱与一个圆锥的体积相等,高也相等,如果圆柱的底面积是36平方厘米,那么,圆锥的底面积是(  )平方厘米,如果圆锥的底面积是36平方厘米,圆柱的底面积是(   )平方厘米。

③具有一定难度和挑战性的C组题: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圆锥的3倍,圆柱的高是圆锥的高的1/9,那么,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  )。

通过自主选择,让具有个体差异的学生都能体会成功的乐趣。这样把作业的选择权交给学生自己,改变“一刀切”的做法,提高了作业的针对性,既让学生感受到一份信任,又充分调动了学生作业的积极性,品尝到“跳一跳,能够到”的挑战性。为孩子设计作业的同时,我们也在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否则孩子通过各种渠道广泛猎取知识时,我们如果回答不了他们的问题,就会失去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和地位。我们要从教台上走下来,走到孩子中间,同他们一起学习、进步、成长。

三、作业评价方式的变革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数学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

作业评价是老师向学生反馈学习效果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了解自我、完善自我,从而得到全面发展。一直以来,批改作业,评定成绩都由教师负责,评价方式比较单一,而学生对批改后的作业,只看对错,不加反思。没有形成积极的态度、情感、价值观,也没有形成反思意识。因此,小学数学作业评价应改变传统的二元评价为多元评价方式,让学生自己参与,进行自评与互评,反思自己的作业情况,还可以充分调动家长积极性,采取学生、家长、老师相结合的评价形式,发挥其导向、调控、激励等功能,使好、中、差各类学生都形成积极进取的要求,有利于各类学生通过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1、情感评价,体现爱心。

随着作业形式和内容的变革,评价方式也在改变。形式和内容都丰富多彩的作业已不能简单地用“√”或“×”加以评价了,需要付出自己的爱心和情感,因为作业中包含着孩子的兴趣和情感,每份作业的评价实际上都是我们和孩子面对面的交流,用亲切简短的文字描述孩子作业中的闪光点,指出不足,及时的正确引导,激励创造,对孩子提出鼓励和希望。

以前批作业时体会不到作业中蕴涵的情感,只当作一种重复的劳动,感觉是麻木的,现在每一次批改谁的作业时,脑海中就会出现谁的形象,对孩子丰富复杂的感情就会随着作业的优劣不由自主地显露出来,好像在进行一次心灵的对话,从中能体会到学生的进步和智慧,原本认为的“差生”,现在往往在作业中体现出奇思妙想和多才多艺,因而评价学生更客观,也更全面了,现在看来所有的孩子都是最棒的。

2、自主评价,体现能力。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倡评价学生应注意多种方式相结合,如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小组评价、同学互评、自我评价等多种形式,评价内容也从单纯地学习成绩评价转变为学习成绩、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多方面相结合。因此我们要大力提倡布置“无纸作业”“无字作业”,让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在学完新知后可以让学生把今天学到的知识说给同学听,由他们做出评价;把数学课上有趣的事记下来,过后自己评价;观察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如同学乱花钱、浪费粮食、水电等现象发表看法、提出倡议等。这些开放性活动一旦成为学生的作业,他们往往很乐意完成,通过有效地评价,学生特别关注自己的作业,在评价他人的同时,自身也得到提高。学生从自己的观察实践、自主研究中能明确科学原理,悟出做人道理。真正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主体意识,

3、多元评价,体验成功。

作业是教学效果的“反馈”,或者说是师生交流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要充分用好这个途径,用心体会心灵的沟通,如果每位老师在批改作业过程中,脑海中都浮现出每个孩子的天真与笑脸,和他们作心灵的对话,把自己与孩子放在平等的位置,把握好学生学习的脉搏,用心揣摩,用充满人情味的交流体现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关注,更好的为教学服务,岂不乐哉?

对有个体差异的学生作业可分类评价,例如,对差生,掌握基本知识,就给优秀;做对提高部分,给优☆,做对拓展部分,给优☆☆;对中等生,做对提高部分给优秀,做对拓展部分给优☆。还可以对作业开放评价和无失败评价,强化“过程”意识,淡化“结果”意识;如对中差生,做错作业,暂不评定,如果错误不是很多,等他们真正搞懂订正后,还给他们优秀。让处于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验到愉悦,体验作业乐趣与价值,在欣赏和被欣赏的氛围中获得成功体验。

作业评价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因此我们要在传统的批改方式中融入新的理念,尝试新的方法,注重其过程性和发展性,才能有效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持续提高与和谐发展。

新课程,给每位实施者提供了施展才能和发挥智慧的舞台。“教者有心,学者得益”,只要教师在教学中走进新教材,勇于迎接挑战,大胆探索创新,致力于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进行课改研究,让课改精神真正落实到课堂,落实到每位孩子,遵循儿童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精心设计出丰富多彩的个性化作业,使学生乐意接受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感受数学的价值和魅力,我们的数学作业变革就一定会真正焕发生机和活力!

 

 

  (发布人:荀玮)

网友评论
请您评论(您的评论不代表本站立场)
游客不能评论。[请登录]


您的位置您的位置您的位置您的位置您的位置您的位置您的位置您的位置
                                
站内搜索 网站地图 电子邮箱 在线调查  后台登录
POWERED BY SSF中小幼数字化管理一站通V2020.00611.final md11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4-2025
主办单位:南京市莫愁湖小学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水西门大街112号(Tiffany Outlet Elsa Peretti Sevillana Set [1c64] - $109.00 : Professional tiffany outlet stores, tiffanycos.cn)
电话:02586530276 传真:180

苏ICP备10212108号-1] 访问计数: 

班级和学生展示
党团建设
读书笔记
规章制度
国旗下讲话
计划总结
家校联系
师德建设
思想品德教育
小班化专题
校园安全
校园展示
艺术教育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