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员博客 |
SSF中小学数字化管理一站通,为教育信息化做实事。 |
莫愁湖小学读书活动 发布时间:2011/10/12 12:11:30 作者:管理员 点击:6427 “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在一定意义上说,阅读就意味着教育。为了拓宽教师文化视野,扩大学生知识面,夯实学生文化底蕴,开发课程资源,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根据市局“读书活动”的精神,我校特制订以下读书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科学的教育理论引领教育教学改革,以经典的教学思想指导工作实践,引导全校师生以书为友,激发他们的读书兴趣,丰富他们的知识,开阔他们的视野,活跃他们的思维,陶冶他们的情操,努力营造积极向上、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活动主题:我阅读 我快乐 三、基本原则 1.坚持主题性原则。始终坚持以师生的实际需要、自我发展、自我提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全员参与、以校为本、师生共读、辐射家长”的基本思路,坚持重在平时、利于终身和有益于师生育德、励志、启智,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坚持“三贴近”原则。根据我校实际,活动内容贴近师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发挥我们的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3. 实效性原则。开展阅读活动要特别注重时效性,切忌搞形式、走过场,要使师生在活动中有所得,要探索建立相应的评价激励机制,引导师生自觉、主动的参与阅读活动。 4.坚持分层推进原则。做到课内外相结合、校内外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教师推荐阅读与学生自主阅读相结合,单一化的阅读与多形式的阅读相结合,将读书活动作为课堂延伸、补充,努力形成课堂教学向课外延伸的开放式模式。 四、活动保障 1.加强图书馆和阅览室的建设。根据《新课程标准》,添置、配齐开展课外阅读所需的推荐书目。根据年级段特点,三~六年级每学期精选一本书(买50本)作为漂流书。加强图书利用,配齐图书管理人员,建立、健全图书借阅制度,全天候开放教师、学生阅览室,保证师生每学期每人平均借阅5本书。图书管理员要全程记载学生、教师借书的情况。 2.积极构建读书网络。图书室为教师提供包含教育新理念类、教育散文类、生活智慧类在内的阅读书目;每周由一位校行政或骨干教师推荐一篇“热点”文章,教师阅读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进行思维的碰撞、思想的交流,丰富教师读书的内涵。 3.借“书香江苏”的平台,提供师生、家长阅读、交流的平台。我们南小网站已开辟这个专题网站,我们可以借用这个平台开设“好书推荐”、“活动掠影”、“同读一本书”、“师生随笔”、“家长寄语”等栏目,为师生交流、学生交流、亲子交流搭建平台。 五、主要活动 (一)学校重大活动: 1.开展好“读书节”活动。“读书节”的活动分为两大板块,一块是老师,一块是学生的。老师主要是读书交流会、沙龙活动、读书征文评选、青年教师演讲赛等。学生主要是“古诗文诵读赛”、“征文比赛”、“演讲比赛”、“淘书乐”活动等。“六一”邀请家长参加我们的“经典诵读”汇演。 2.举行“课外阅读教学”观摩活动。邀请学校的骨干教师先进行尝试,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设计不同年龄层次的课外阅读指导课。 3.开展“家长半日活动”。家长半日活动的主题就是“读书”,让家长听老师如何指导学生读书,向家长展示“读书”活动的成果,使家长也加入阅读的行列中来。 4.举办“南小读书论坛”。组织教师介绍自己读书的体会和指导学生读书的经验,邀请部分评出的“阅读之星”介绍读书经验和体会,寻找阅读方法,享受阅读快乐,提高阅读品味。 5.开展师生共写活动,教师写随笔,学生写周记或循环日记。 6.开展“书香家校”系列评比活动。一是评选“书香班级”。班级有自己的图书角,学生能主动借阅图书,中、高年级要撰写读书笔记,班级中阅读氛围浓,有一定数量的学生习作在太仓市级及以上刊物发表。二是评选“阅读之星”,学生能坚持读书,并认真写好读书笔记、心得体会,并有文章在太仓市级以上刊物发表。三是评选“书香家庭”。要将读书活动推广到家庭,营造家庭良好的读书氛围。以家庭读书、爱书、用书以及家庭教育、子女培养的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二)教师 1.开展教师优秀随笔评比。优秀随笔评比我们月月都进行,在评比的基础上,开展“读书育人”故事交流。 2.开展“四个一”活动。40周岁以下的老师每学期至少:精读一本理论专著;选读一本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理论素养的书籍;阅读一种教育教学杂志;写好一篇读书心得参与评比。(在研修手册上要写3篇) 3.开展读书笔记评比活动,要求教师每月写好800字以上的读书摘记。充分发挥教育理论对教学实践的引领作用,积极进行学习与反思,每学期至少写教学论文、案例反思、听课评议各2篇,教导处进行评议,及时将优秀稿件上传到相关网站,或推荐到有关报刊杂志。 4.35周岁以下的老师建立自己的博客,并及时更新自己的博客内容,要求每学期的教学随笔、读书心得、学生习作、生活感悟等不少于15篇。 5.语文老师要指导学生学会选择书籍、做读书笔记,组织读书笔记展览。 6.班主任要及时组织收集学生读书活动期间的各种优秀作品,积极参加校“书香班级”的评选活动。 7.语文教师每月从语文课中选出一节课作为课外阅读指导课。 (三)班级 1.设立班级图书角。采取学生自带和图书室借阅等形式,确保书架图书不少于100册。开展年级内的“图书漂流”活动,班级间的“图书交换日”活动,逐步拓宽书源,使学生有书可读。 2.确立学生必读书目。由同年级组语文老师商议,确定本学期每个学生的必读书目,一般在2~3本。 3.开展读书展示活动。在教室布置栏中,专门设定“读书活动”专栏,把有关的信息、优秀作品展示给同学看,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利用班队、阅读等时间,每月组织一次学生读书展示活动,汇报自己近期阅读的快乐。 4.每学期开好一次以“我与好书交朋友”为主题的班队活动课。 (四)学生 1.每天确保有一定的阅读时间(不少于30分钟),安排每周两次的课外阅读活动(周二、四中午12:20~12:50分),每月至少读完一本书,中、高年级每周写好1篇读书笔记。 2.开展古诗文背诵活动,要求语文老师每次上语文课前让学生背诵近阶段学习的5首古诗。高年级背诵一些“古今贤文”和有一些经典诗词。(具体每个年级每学期的背诵内容由语文教研组长确定。) 3.倡导学生写一份读书名言,贴在自己的房间内;书包里随时带上一本书,随时可以阅读。 4.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活动:(1)开展读书征文活动。结合重要活动日、学校文化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读书征文活动,每学年2次。(2)组织四~六年级学生举行主题演讲比赛。(3)组织三~六年级开展读书知识竞赛。(4)开展“读书”小报评比。(5)优秀“读书笔记”评比。(6)开展“淘书乐”活动。这是一种学生互换图书的方式,每人捐献1~3本书,获得奖券后可以到每个班级设的摊位上凭券挑选自己喜欢的书。 (五)家长 1.给孩子一个读书架,为孩子添几本好书。 2.每学期与孩子一起共读至少一本书,给孩子选择几篇习作投稿。 3.家长写读书感受。根据学校区域特点,要求每个班级能有10%的家长写阅读感受,我们也将进行关于家长的“亲子阅读”征文比赛。
![]() 请您评论(您的评论不代表本站立场)
游客不能评论。[请登录]
|
|
POWERED BY SSF中小幼数字化管理一站通 V2020.00611.final 001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4-2025 管理登录 |